利用淡水發光細菌進行毒性物質檢測,這在世界上尚屬,並且具有自主知識產(chan) 權,的發光細菌研究專(zhuan) 家、華東(dong) 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文傑對其市場前景充滿信心,“發光細菌是能發出綠色可見光的細菌,青海弧菌這樣的發光細菌,一旦接觸到有毒物質,發光強度就會(hui) 受到影響,它們(men) 的發光強度和水樣中有毒物質的類型、濃度密切相關(guan) 。”
發光細菌為(wei) 什麽(me) 會(hui) 發光?青海弧菌是怎樣被發現的?它又是怎樣被應用到有毒物質的檢測中呢?從(cong) 事發光細菌研究長達30多年的朱文傑教授,談起發光細菌來就像聊起自己的子女一樣熟悉、親(qin) 切。
在裸鯉身上發現
為(wei) 了尋找淡水發光細菌,朱文傑及其研究生們(men) 在上世紀80年代走遍了全國各大湖泊。“太湖、鄱陽湖、洞庭湖、巢湖,我們(men) 都走遍了,zui終於(yu) 1985年8月在青海省的青海湖中發現了青海弧菌。”在青海湖盛產(chan) 的*一種沒有鱗片的魚——裸鯉身上,他們(men) 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淡水型發光細菌。
“其實,海洋才是發光細菌的主要棲息地,僅(jin) 少數在淡水或陸地上生存。但海洋發光細菌必須有一定濃度的鈉離子存在,才能生長和發光,而淡水型發光細菌就沒有這種要求。”朱文傑表示,但高濃度的鈉或氯離子,會(hui) 影響某些有毒物質的生物學毒性表現,因此根據細菌的發光情況來判斷水質就會(hui) 產(chan) 生偏差。這是海洋發光細菌的一個(ge) 重大不足之處。而利用淡水型發光細菌檢測,就可以輕而易舉(ju) 地避免這樣的偏差。
朱文傑等研究人員當時發現的青海弧菌,是一種罕見的非致病淡水型發光細菌,這是迄今為(wei) 止世界上*的一種非致病的淡水型發光細菌,因此是難得的水質檢測好材料。
有毒環境會(hui) 抑製發光
關(guan) 上燈,拉上厚厚的窗簾,在生物實驗室中,朱文傑小心翼翼地從(cong) 培養(yang) 箱裏拿出了剛培養(yang) 好的發光細菌。在黑暗的背景中,錐形瓶裏的液體(ti) 發出了幽幽的綠色熒光。
作為(wei) 發光細菌zui特別的生理代謝特征,是在其生長的一定時間內(nei) ,能夠發射可見光。朱文傑簡要地介紹了發光細菌發光的機理:“隻有在外界條件適宜時,發光才比較理想。一旦有任何外界條件不利於(yu) 細菌的生理代謝,就會(hui) 立即反映為(wei) 發光的代謝途徑受到影響,而導致發光反應受到抑製乃至猝滅。這就是為(wei) 什麽(me) 可以利用發光細菌來檢測環境中有毒、有害物質的基本原理,也是發光細菌能應用於(yu) 快速的環境汙染監測的根本原因。”
本文由https://www.standds.com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