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前景廣闊
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前景廣闊
更新時間:2009-12-31   點擊次數:3191次

       現在關(guan) 注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的人多了,國家政策扶持力度正在加大,願意投資發展儀(yi) 器儀(yi) 表的企業(ye) 多了,設立儀(yi) 器儀(yi) 表產(chan) 業(ye) 開發區的地方政府也多了,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正在進入一個(ge) 全新的發展時期。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不但在發展,而且正在經曆深刻的變化。一是行業(ye) 的資本結構和企業(ye) 經濟類型有了重大變化:國有和集體(ti) 企業(ye) 數量占全行業(ye) 企業(ye) 的比例為(wei) 53.68%(其中國有28.92%,集體(ti) 24.76%),民營企業(ye) 占24.62%,三資企業(ye) 占21.70%。按銷售收入計算,國有和集體(ti) 企業(ye) 占40.27%(其中國有23.83%,集體(ti) 16.34%),民營企業(ye) 占23.02%,三資企業(ye) 占36.81%。按總資產(chan) 計算國有和集體(ti) 企業(ye) 占53.67%(其中國有42.98%,集體(ti) 10.69%),民營企業(ye) 占21.88%,三資企業(ye) 占24.45%。

  從(cong) 上述統計數據看,計劃經濟時代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國有企業(ye) 占控製地位的局麵已經打破,新的資本結構及發展態勢正在形成。二是國有企業(ye) 進入了改革改製的關(guan) 鍵時期,部分國企已經取得顯著進展。但也有的企業(ye) ,思想觀念未變,進展滯緩,業(ye) 務萎縮,陷入困境。三是民營企業(ye) 地位上升。近年來,民營儀(yi) 器儀(yi) 表企業(ye) 得到了很大發展,在全行業(ye) 中民企從(cong) 業(ye) 人員占19.40%,總資產(chan) 占21.88%,創造的利潤占31.76%,這充分說明了民企的生命力,有的成功的民營企業(ye) 已成為(wei) 行業(ye) 骨幹企業(ye) 。民營儀(yi) 器儀(yi) 表企業(ye) 在勞動密集的產(chan) 品領域占優(you) 勢,並正在從(cong) 勞動密集為(wei) 主向勞動密集與(yu) 適度技術含量相結合的領域發展,有的民營企業(ye) 已進入高技術領域。四是外資儀(yi) 器儀(yi) 表發展迅速。其總資產(chan) 已占全行業(ye) 的24.45%,超過集體(ti) 企業(ye) 和民營企業(ye) ,僅(jin) 次於(yu) 國有企業(ye) 。五是大學和科研機構創辦的企業(ye) 在技術含量較高的儀(yi) 器儀(yi) 表和控製係統領域顯露頭角。這些企業(ye) 雖然目前在企業(ye) 數量、銷售收入、資產(chan) 和利潤總額等在全行業(ye) 中所占比例還不大,但是它們(men) 一般按新機製運行,努力發揮人才和技術優(you) 勢,在強手如林的高技術產(chan) 品領域占有不可忽視和日趨重要的地位,並保持著蓬勃向上的趨勢。

  行業(ye) 的變化還不止這些,其他諸如技術發展、經營理念、管理模式等都有變化。但是現階段資本結構和所有製形式的變化zui為(wei) 突出明顯,zui為(wei) 關(guan) 鍵,必然會(hui) 推動全行業(ye) 各方麵持續不斷的深刻變化。

  多種模式發展勢在必行

  世界主要的工業(ye) 強國都有其高水平的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。早晚要成為(wei) 工業(ye) 發達國家的中國,如何發展其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是十分重要的課題。以資金和技術來源區分,世界上發展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不外乎兩(liang) 種模式:一是以本國資金和技術為(wei) 主,二是以外資及其技術為(wei) 主。工業(ye) 發達國家一般是*種模式,發展中國家限於(yu) 條件往往是第二種模式,其典型例子是新加坡。我國要成為(wei) 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發達的國家應走哪條道路,是否采用一種模式是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。作為(wei) 一個(ge) 已具備相當規模行業(ye) 基礎的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,能否走出一條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的興(xing) 旺之路,本國企業(ye) 的興(xing) 衰始終是*位的。國企改革的成效,民營企業(ye) 水平和實力的提高,大學和科研機構所辦企業(ye) 的潛力充分發揮是本國企業(ye) 的希望。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在外資大舉(ju) 進入和進口激增的重壓下形勢嚴(yan) 峻,但不會(hui) 打散,不會(hui) 潰不成軍(jun) ,更不會(hui) 消亡。它的生存和發展在於(yu) 具有市場、人力資源和行業(ye) 基礎三大比較優(you) 勢,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正在培育和已經出現具備這種規模和能力的企業(ye) 。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企業(ye) 不會(hui) 隻局限於(yu) 目前具有比較優(you) 勢的以中低檔產(chan) 品為(wei) 主領域的發展,行業(ye) 中的企業(ye) 已有能力在某些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打破外資和進口產(chan) 品一統天下,幾乎壟斷的局麵。一方麵充分發揮行業(ye) 比較優(you) 勢,鞏固和擴大在一般產(chan) 品領域的地位和成果,另一方麵,在科學儀(yi) 器和測試控製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,縮小差距是本國企業(ye) 的發展途徑.

  隨著經濟化和我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,新一輪外資進入中國製造業(ye) 的高潮正在掀起。這一輪的特點將以外方獨資和控股的形式為(wei) 主,並逐步進入並購中方優(you) 良企業(ye) 的階段。由於(yu) 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具有“易流動性”、市場需求迫切和“落差大”等特點,因此是外資進入中國製造業(ye) zui早和zui“熱門”的行業(ye) 之一。在世界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化的發展過程中,對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來說,我們(men) 的看法是:外資來比不來好;轉移到其他國家(地區)還不如轉移到中國好。

  在我國發展製造業(ye) 的總體(ti) 方針下,在WTO的框架下,兼而采用兩(liang) 種模式,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工業(ye) 之路是21世紀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幾代人的共同探索和艱苦實踐。

  重視“中場產(chan) 業(ye) ”和調整行業(ye) 結構

  “中場產(chan) 業(ye) ”泛指製造業(ye) 中介於(yu) zui終產(chan) 品工業(ye) 與(yu) 基礎材料工業(ye) 之間的產(chan) 業(ye) 。“中場”是借用足球界的涵義(yi) 。發達國家既有以提供zui終產(chan) 品為(wei) 主的有技術、有規模、有經濟實力的跨國公司,也有成千上萬(wan) 以提供中場產(chan) 品為(wei) 主業(ye) 的中小企業(ye) 組成的“中場產(chan) 業(ye) ”。“中場產(chan) 業(ye) ”不但十分重要,而且有較好的效益,按發達國家的統計分析,對絕大部分非壟斷性機電產(chan) 品製造業(ye) ,其zui終產(chan) 品的利潤正在不斷向上遊開發設計、零部件、元器件、材料加工和下遊係統集成、等領域轉移。其重要原因是中場產(chan) 品的多樣性和個(ge) 性化使其價(jia) 格競爭(zheng) 遠不如高可比性的zui終產(chan) 品激烈。

本文由https://www.standds.com/編輯

米兰国际平台下载

米兰国际平台下载

地址:天津市和平區衛津路127號財富大廈B座403

版權所有:米兰国际平台下载  備案號:  總訪問量:350420  站點地圖  技術支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