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外分光光度計,是一種用或進行分光的。由光源發出的紅外線分成*對稱的兩(liang) 束光:參考光束與(yu) 樣品光束。它們(men) 經半圓型調製鏡調製,交替地進入單色儀(yi) 的狹縫,通過棱鏡或光柵分光後由檢測兩(liang) 束光的強度差。當樣品光束的光路中沒有樣品吸收時,熱電偶不輸出信號。一旦放入測試樣品,樣品吸收紅外光,兩(liang) 束光有強度差產(chan) 生,熱電偶便有約10Hz的信號輸出,經過放大後輸至電機,調節參考光束光路上的,使兩(liang) 束光的強度重新達到平衡,由筆的記錄位置直接指出了某一波長的樣品,波數的連續變化就自動記錄了樣品的紅外或透射光譜。
用一定的聚焦照射被分析的試樣,如果分子中某個(ge) 基團的振動頻率與(yu) 照射紅外線相同就會(hui) 產(chan) 生共振,這個(ge) 基團就吸收一定頻率的紅外線,把分子吸收的紅外線的情況用儀(yi) 器記錄下來,便能得到全麵反映試樣成份特征的光譜,從(cong) 而推測化合物的類型和結構。IR光譜主要是定性技術,但是隨著比例記錄電子裝置的出現,也能迅速而準確地進行。
一般的紅外光譜是指2.5-50(對應波數4000--200厘米-1)之間的中紅外光譜,這是研究研究有機化合物zui常用的光譜區域。紅外光譜法的特點是:快速、樣品量少(幾微克-幾毫克),特征性強(各種物質有其特定的紅外光譜圖)、能分析各種狀態(氣、液、固)的試樣以及不破壞樣品。紅外光譜儀(yi) 是化學、、、生物、醫學、紡織、環保及材料科學等的重要研究工具和測試手段,而遠紅光譜更是研究金屬配位的重要手段。
1、化合物中各組合排列情況,是同紅外光譜中出現的特征官能團來確定的。
(1) 溴化四氯化對位甲酚的結構,過去實驗認為(wei) 它有三種可能的結構,但未能鑒別確定,現經過紅外光譜證實隻有一種結構。
(2) 二分子醛縮合醇酮,應為(wei) (I)式。若(I)式R換成吡啶基,則化學性質和(I)卻不相同了,它具有烯二醇式的反應如(II)式。可是在極烯的溶液中,也看不到自由羥基的3700cm(-1)-譜帶,卻在2750cm(-1)有締全氫鍵出現。可知它已形成了分子內(nei) 氫鍵。(I)羥酮式 (II)烯二醇式
2、異構體(ti) 的測定——可鑒定立體(ti) 異構體(ti) 和
(1) 順反異體(ti) 的測定——順反異構體(ti) 原子團排列順序因無對稱中心,故C=C雙鍵在1630cm(-1),724cm(-1),而反式的C=C在較高頻率。
(2) 同分異構體(ti) 的鑒定——紅外光譜900~660cm(-1)區內(nei) 可看到取代位置不同的同分體(ti) 。
如二甲苯三個(ge) 異構體(ti) 的吸收譜帶很不相同。鄰位在742cm(-1),間位在770cm(-1),對位在800cm(-1),且因對二甲苯對稱性強,它的C=C雙鍵(苯骨架)在1500cm(-1)變小,並且600cm(-1)譜帶消失。
又如正丙基、異丙基、叔丁基由紅外光譜中的彎曲振動可以看出。在1375cm(-1)隻出現一個(ge) 吸收帶,則表示為(wei) 正丙基;若在1375cm(-1)出現相等強度的雙峰,則為(wei) 異丙基;若在`1390cm(-1)及1365cm(-1)出現一強一弱譜帶,則為(wei) 叔丁基。
乙醇和甲醚的分子式*相同C2H6O,乙醇有羥基吸收帶在3500cm(-1),C-0伸縮振動在1050~1250cm(-1),羥基彎曲振動在950cm(-1)。甲醚在3500cm(-1)無羥基吸收。它的*強1150~1250cm(-1),這兩(liang) 個(ge) 同分異構體(ti) 很容易區別。
3、的檢查——一個(ge) 化學反應是否已進行*,可用檢查,這是因原料和預期的產(chan) 品都有其特征吸收帶。 例如氧化仲醇為(wei) 酮時,原料仲醇的羥基吸收應消失,酮的羰基171cm(-1)應在產(chan) 物中出現才反應進行*。
4、未知物剖析——可先將未知物分離提純,作元素分析,寫(xie) 出,計算。從(cong) 紅外光譜可得到此未知物主要官能團的信息,確定它是屬於(yu) 哪種化合物。結合紫外、核磁等可鑒定此化合物的結構。